来, 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两位优秀的贝翰文大学校友
2020-02-17 16:12
在历史的长河中,教育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推动力。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,人们对自我提升的需求也越来越强,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。更多人意识到,学习不仅仅是提升学历的一种手段,更是一种终生的信仰。在当今国际化的视野下,越来越多的国外名校开始受到国人关注,其中,贝翰文大学是最受国人欢迎的学校之一。这所百年名校培养出的众多杰出校友中,有2位和中国的缘分很深。
朱思花(Jocelyn Zhu)在美国出生、长大,母亲是中国上海人,有着一半的上海血统。她从小热爱音乐,学习小提琴,认为音乐是精神沟通的桥梁,是对真理和美的追求。当14岁的她在面临就读普通高中还是私立学校的双向选择时,她听从了小提琴老师的建议,选择来到贝翰文就读小提琴表演专业。事实证明,她的选择是正确的。
贝翰文的求学经历不仅带给她音乐领域的提高,更对她的人格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在回忆起自己在贝翰文的导师时,朱思花描述道:“14岁是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年龄段,很幸运能够遇到我的导师,因为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,也是一位很有智慧的人。很多时候,我们都没有上课,而是谈论我最近发生的事情并给予我指导。”
在老师的帮助和学校整体氛围的影响下,朱思花渐渐意识到:现实生活中你不可能赢得所有事情和比赛。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(她的导师是基督徒),人应该树立更深远和长久的目标。
“这让我意识到音乐的本质和我应该为什么奋斗。”
也正是因为贝翰文大学给她带来的这些感受,朱思花对梦想成为音乐家的人建议到:“成功取决于你到底有多努力,怎样将所学用于实践及学习意愿有多强。这里的老师和环境设备都是顶级的,我极力推荐你来贝翰文学习。”
从贝翰文毕业后,她来到“音乐界哈佛”茱莉亚学院继续深造。在这里,她的小提琴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。即将毕业时,不同于其他同学为了职业生涯四处奔走,她和校友Mariella Haubs想着要去做一些对世界有影响的事情。于是她们走过三十多个国家,走进难民营,倾听他们的故事,为他们举办专场音乐会。在与难民接触的过程中,朱思花意识到,“他们(难民)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,也想找一个好工作,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人。”
这对爱心姐妹的事迹被美国国家电视台报道,并且引发社会各界对难民的广泛关注。
贝翰文大学及哈佛大学著名校友、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终身教授、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、著名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田浩(Hoyt Cleveland Tillman),1944年出生于美国南方小镇Crestview,是一位名副其实的“中国通”,因为他比很多中国人更懂中国。
1966年,21岁的田浩从贝翰文大学毕业,获得历史学学位。大学期间,他主要学习美国史和欧洲史,这段求学经历为他日后的研究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。贝翰文带给他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,更是眼界的拓宽和思维方式的改变,田浩逐渐意识到,史学研究既要牢记传统,也要有独立思考。
在转向中国思想史研究之后,他表现出惊人的天赋,并迅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在1976年获得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历史学博士学位之后。毕业后他加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系,主攻宋元思想史研究,先后著有《功利主义儒家:陈亮对朱熹的挑战》、《朱熹的思维世界》、《文化权利与政治文化》等论著,主编有《宋代思想史论》、《文化与历史的追索》等专著,是当代中国学国际学术舞台上最重要的学者之一。
田浩教授一向主张从历史角度来探讨具体历史情境中的儒学存在,与其导师余英时等学者一起,代表了当今北美儒学研究格局中的一个重要阵营,多次受邀在中国各大名校进行学术分享和交流。
贝翰文大学秉承着To Serve,Not To Be Served的校训,致力于帮助学子应对复杂的生活问题,并为快速变化的社会做好准备。贝翰文大学以人为本,关心每一位学子的成长与发展,鼓励每个学生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,鼓励学生自信的面对未来。在贝翰文求学,不仅能够学习前沿的知识,更能发现一个自信、有潜力的全新的自己。
赏一个赞
谢谢您的赞
全部评论
{{ list.isShow ? list.content1 : list.content }} {{ list.isShow ? '展开' : '收起' }}
{{ list.created_at }}暂无评论